經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爭取
六十五年來,華航第一次開放女性空服員自由選擇穿褲裝或裙裝
性別的自由,也是勞動的自由
臺灣大部分的國籍航空公司,均限制女性空服員只能穿裙裝上機工作,不僅影響女性空服員工作的便利性,更剝奪女性空服員的選擇權。經過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多年來的爭取,華航作為指標性的國籍航空公司,終於在今天讓女性空服員褲裝正式上線了。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超過九成的會員均為女性,工會成立十年以來,不只爭取勞動條件的提高,更期盼不同性別的空服員都能在勞動現場更自由的工作,我們曾辦理記者會、透過勞資爭議調解和各種內部協商,爭取讓女性空服員回歸專業,不應該被限制穿裙裝和高跟鞋工作,我們曾向桃園市政府和勞動部檢舉,期盼主管機關能作出性別平權的判斷,但結果都事與願違。
直到2023年8月,我們效仿南韓民主勞總成功爭取韓亞航空開放女性空服員穿褲裝的作法,對臺灣的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陳情。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查,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2024年8月公布調查報告,認定各大國籍航空公司限制女性空服員只能穿裙裝制服等多項服儀規範,違反聯合國《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以及交通部、勞動部、桃園市政府等主管機關,對改善航空業性別平權沒有採取積極作為。
在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的不斷爭取下,華航終於開始推動褲裝制服的設計,成立六十五來,華航第一次開放女性空服員自由選擇穿褲裝或裙裝,機場的運務人員、票務人員也都跟著開放。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誠盼,華航歷史性的突破和改變,能作為各大國籍航空公司和所有服務業的表率,女性受雇者不再需要透過穿裙子來證明自己的專業,能夠更自由的工作、更自由的作出選擇。
本會理事黃慧甄、許嘉倫,受訪分享穿著褲裝制服的想法:
本會理事黃慧甄表示,公司設計的褲子很保暖,過去如果穿著裙裝的話,下半身只有絲襪,在交通車上就會非常冷;還要另外準備小圍巾蓋在腿上,今天穿褲裝搭乘交通車到機場的路上,相較之前的裙裝溫暖很多。
本會理事許嘉倫說,工作本身就需長期站立、走動、彎腰、蹲下,穿著褲裝比較靈活方便,經過工會爭取,感謝公司從善如流,願意與時俱進更改。在飛機上執勤穿著褲裝,靈活度跟便利性都會較好,過去常有空服員擔心裙裝易有走光風險,雖然設計美醜很主觀,但「我覺得我穿起來很好看」。
